市公积金2021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公积金中心党组的精心指导下,通过黑塔镇党委、政府及朱山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各项帮扶工作,实现“十四五”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完善机制,进步规范管理。工作队从建章立制入手,重点完善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一为工作队例会日,要求工作队员对上周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讨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二是学习制度。每周四下午为学习日,学习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以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三是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坚决做到不吃请、不扰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四是请销假制度。切实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今年10月27日,朱山村党总支换届,工作队积极参与换届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新支委班子成立后,及时与他们做好沟通,在原来基础上,对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进行了调整,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情。制定工作队入户工作“十必到”的工作要求。即:对党员骨干分子的门要进到,交流谈心的深度要达到;对村里致富能人的致富项目要看到,致富真经要讨到;对村里的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严重困难根源要找到,贫困症结要挖到;对村“两委”班子几年来的工作得失要总结到,努力方向要找到;对朱山村的班子建设、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的薄弱环节要找到,主攻方向要找到。
(三)全面排查整改,巩固脱贫成果。今年4月下旬和6月中旬,分别开展了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大排查,对所有农户、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进行摸排,共排查出4个问题,即:安全饮水1个,脱贫人口就业2个,防止返贫动态1个。经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努力,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建立网格员制度,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今年7月,由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组建一支23人的网格化队伍,实行分片管理,对所有农户进行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五)加快食用菌基地建设,助推产业发展。今年10月中旬,与村支委成员赴淮北食用菌栽培基地观摩,确定了食用菌种的栽培方向。经过“两委”会议研究并报镇党委通过,签订了平菇菌包50000棒购买协议,将于12月中旬投入完成,预计春节前上市出售,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余元。
(六)扎实开展访贫问苦活动。11月6日,市中心18名帮扶干部对36户脱贫户进行走访慰问,了解户下生产生活状况,送去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两委”班子今年11月份刚刚完成换届,工作经验和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村民产业发展意向多样化,规模化种植困难,产业全覆盖发展难度较大;三是部分脱贫户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思想观念有待引导转化;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活动能力不足。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要紧紧抓住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这个总抓手。一是帮助村两委班子搞好组织建设,对照先进找差距,转变自身观念。二是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重点落实好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四是切实作好党员发展工作。
二要打破靠地吃饭、固守土地这一传统观念,让更多的闲散劳动力走出土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搞好四个引导:一是选树典型,引导更多农民弃农经商,到县城做生意;二是引导村民进城打工、劳务输出,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土地,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三是引导农民学技术,通过学习,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以增强自己发家致富的本领。
三要充分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我们驻村后,积极协助村两委因势利导,新上2户养殖专业户,目前禽舍已基本建成。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目前已有的畜牧养殖基础,积极搞好引导,尽早形成规模养殖。二是加快蔬菜种植业步伐。该村种植蔬菜的总亩数有500余亩,具有一定的蔬菜种植基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由目前的简单的、零星的、单一的蔬菜种植业向专业的、反季节的、带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品种多样的蔬菜规模种植发展。
四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帮助村里搞好村容村貌建设和整治;二是协助搞好村部建设,帮助协调解决电视机等电教器材;三是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村镇规划;四是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